马岭河峡谷距兴义市约4公里左右,是一个以万峰、千岛、百瀑、奇谷、彩画的神奇地地缝为景观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的大裂谷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钙化奇观,两岸古树名木千姿百态。东西峰林层峦叠嶂、点缀其间。峡谷漂流更吸引了广大中外旅游者。现已开放的47.8公里的漂流区,两壁峭立,河水缓中有急。乘坐橡皮船自上而下,落差200多米,奇险无比,动人心魄。沿途有18滩,20余湾,30余潭,是峡谷中景观最为丰富的一段,有"神州第一漂"的美称。
兴义刷把头起始于清同治年间,因其形状如民间所用竹刷把的头而得名。蒸熟的“刷把头”比大拇指略大,淡黄油亮,引人食欲。用鸡汤、油浸胡椒面、酱油、葱花等兑成蘸水,味美无比。论个卖,价格很便宜。在兴义市区数“郑记”刷把头最为有名。
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
布依族多居于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住房有“干栏”式楼房、平房和石板房,最具特色的是石板房。
每年的正月初八,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的文化广场上,鼓笙齐鸣,苗族男女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祈福欢庆一年一度的苗族“绣花节”。“绣花节”是当地苗族同胞创新的一个节庆,十里八乡的数千各族群众都会赶来参与,共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
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
部,古属夜郎国地域,1982年5月
1日建州,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年
轻的自治州之一。




天下奇观“双乳峰”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顾名思义,其双峰形如女性双乳,双乳峰下有连绵的肥田沃土,有呈玉带状的三岔河水浇灌,养育了这一方的百姓,繁衍了这一方的后代,使双乳峰下的布依风情更具有神秘色彩。“养精养气养天地,哺云哺雾哺日月”,这幅双乳峰下的名联,成为南来北往的游人最深的记忆。当地的布依族人都一直把它当作“大地母亲”和“生命之源”来崇拜。
贞丰糯米饭早在清嘉庆年间已颇有名气。采用上等糯米制作,先将糯米用冷水泡透,经两次焖蒸后,用猪油炒好装入锅内,文火保温待用。然后精选瘦肉,放入特制的香料腌上数日后,用油炸至半干。吃时,将肉切成薄片盖在糯米饭上,米香肉酥,油而不腻,色彩美观,味浓爽口。
丝娃娃是贵州最常见的一种小吃。在薄薄如纸的手心大小的大米薄饼里,裹着各种各样的蔬菜,因其形状颇似被裹在“襁褓”中的初生婴儿,因此而得名“丝娃娃”。丝娃娃的制作过程很精细,除了要将米面粉制作做成薄纸状小圆饼,还要分别装入小盘中,尤其是它的那碗汤特别有讲究,这汤是取绝于酱油、醋、味精、麻油、姜沫、葱花、煳辣椒等各种作料混合而成的,其味道独特,色香俱全。“丝娃娃”价格便宜,酸辣爽口,开胃健脾,有益身体健康。
买来鸭子收拾好后放入沙锅煮。当六成熟时捞出,再放入配好的调料,沙仁、草果八角、酱油、盐、味精、花椒等放到卤汤中卤。卤好的鸭子放在火上用精制菜油慢慢反复熏烤,直到皮渗出黄油。这种烤鸭外酥里嫩,无比可口。也可砍成小块,放入大铁锅内油炸两三分钟滤干,然后用笔蘸少许花椒盐撒上,拌匀即可。
贵州有“高山苗,水布依”的说法,苗人村落喜欢倚山而建,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7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群众中流传的一个凄美传说,是布依族群众纪念布依族青年查郎、白妹为了忠贞的爱情,不畏强暴双双殉情的日子。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相邻县(市)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身着节日盛装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汇聚到这里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追求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六月六”又称“敬秧苗”、“敬青苗”、“敬谷神”。相传谷神是由自己的老祖先演变而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布依人都要在本村集会,举行对歌比赛,同时还举行其他一些样式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交朋结友,青年男女浪哨的机会。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毛杉树歌节”是义龙新区德卧镇毛杉树村布依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逢农历三月初三后的第一个“蛇场天”,该活动都会在毛杉树村举行,主要是后人为了纪念传说中为民除害而牺牲的两位民族英雄。活动一般包括山歌对唱、“浪哨”找情侣、祭奠神寨等,在南盘江流域一带有着深远的影响,2005年被收录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