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也称红河。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素有“滇南商埠”、“文献名邦”的美誉,是云南省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云南省的最低海拔、最大文庙、最长古桥、最早的出境火车都分布在红河州境内。元江以东属于滇东高原区,元江以西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哀牢山的东坡,元江河谷断裂带强烈下切,相对高差达2000多米。 在绵延数百里的山脉中,生活着勤劳的各族人民。雄浑壮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神秘的民族文化、多彩浓郁的民族风情……红河已成为来自五湖四海及世界各地文人墨客、休闲览胜者的旅游胜地。

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 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
¥50起

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历代50多次扩建增修,占地面积115亩,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

  • 建筑宏伟壮丽,结构严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 建水文庙昔日孔庙圣地,如今成了青少年学习之所。
  • 建水文庙整个庙宇,一片翠绿,古木萧森,庄严肃穆。松、柏、竹、柳,千姿百态,各种花卉争妍斗艳,四时飘香。
¥55起

朱家花园位于云南建水古城中心翰林街中段,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

  • 建水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
  • 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 “三间六耳三间厅附后三耳,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并列连排组合式民居建筑群。
  • 垂花大门、吊脚楼、花厅、小姐绣楼、內院、宗祠戏台等建筑的装饰亦十分精美,其雕刻绘画通过丰富的乡土语言,巧妙地组合出令人愉悦的形态和风貌。
¥45起

位于建水古城以西13公里的团山村,是世界建筑遗产保护对象之一。它是一个奇特的民居建筑群落,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风格结合的民居世界,体现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建筑文化的特色风光。

  • 一个奇特的民居建筑群落。
  • 团山村的村落建筑,由汉族四合院、彝族土掌房、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3类组成。
  • 体现了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建筑文化的特色风光。
¥45起

地处蒙自市城区北部10公里处,西临风景秀丽的长桥海,东靠绵延挺拔的犁耙山。碧色寨是一个火车站,一个村庄,更是蒙自市、红河州乃至云南省的一个辉煌。时光在这里倒流,历史在这里凝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着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这里的每一处断垣残壁都尘封着一段或浪漫、或辛酸的陈年故事。

  • 碧色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对研究滇越铁路和中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 小山村碧色寨是众多旅游者和摄影家们的绝好去处。

又名通明阁。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中间的玉皇阁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曾重建,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

  • 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合在一起呈“三阁鼎立”之势,为蒙自县城时代最早的一组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位于蒙自县城的最高位上,是古时阴阳家所称的蒙坝龙头,建阁者的愿望是把阁建在这里,以镇住蒙自龙气地脉,使蒙自能消灾平安。
  • 今天的玉皇阁是蒙自人民寄托自己保安和幸福愿望的地方,初一和十五的香火都很盛。平时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在这里弹洞经,更为玉皇阁增添了一些庄严肃穆的气氛。

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建新安所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所归蒙自县。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1000多年的军事活动,孕育了新安所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区域内有着星罗棋布的文化古迹,现存明清历史街道11条、军事遗址5处和古寺庙9座、古民居68座、古墓葬800多座、古石碑23通和古戏台、古商铺、古驿道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
  • 至今保留着新安特色的妆会、洞经、书法、绘画、雕刻、刺绣、诗词、小吃和刘洙、肖崇业历史名人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明清军事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实物见证,比较完整的保存和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坐落在弥勒城北10公里处风景如画的锦屏山上。弥勒市与笑佛弥勒同名,世人都称赞弥勒是块吉祥的福地,素有滇南福地之称。

  • 弥勒寺拥有大佛、大运、大雄、大智四院之宏阔,集弥勒强巴相、弥勒思维相、弥勒仙光相,弥勒布袋相、弥勒天冠相五相之绝致,遂成“弥勒道场”之大寺。
  • 锦屏山呈大丛林之恢宏,托19.99米大佛之高大,沿1999级台阶之绵长,显千年棉田,百年古树,潺潺清泉之灵秀,遂成“旅游胜地”之大观,当我们经历锦屏山,步入弥勒古寺时,自然会涌起“潭影空人心”的感觉。
¥35起

阿细人为何聚居弥勒西山上?阿细人能歌善舞的天性与民族习俗有何关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和“阿细的先基”是什么?阿细跳月从何而来,为何能在全世界知名?阿细人神秘的祭祀活动又有哪些?弥勒可邑小镇景区等你来。

  • 步入弥勒西部百里彝山的可邑旅游小镇,感受原汁原味的彝族生态文化。
  • 品阿细美食,相信被称为“西部后花园”的可邑之旅,更使你贴近自然,悦怡身心。
  • 热情好客的阿细人民,在山寨大门举行浓重朴实的迎宾仪式,迎客敬酒、载歌载舞。
¥25起

曲江温泉位于红河建水县,属于珍贵的天然自涌泉,明代开始开发,历史悠久。泉眼位于500米外的洗澡塘村里,数百年来涓涓流淌,永不枯竭,村民世代用泉水沐浴,普遍健康长,从来没有皮肤病、糖尿病、关节炎、风湿、心脏病、癌症等。温泉源于2000万年前震旦系石英砂层的地球深部,出水温度高达68度,PH值7.3,日出水量1209吨,属于含氡的弱碱性碳酸泉,还含有氟、锰、钙、锌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 曲江温泉水质浴后特别爽滑,实属是国内罕有。
  • 曲江温泉属于珍贵的天然自涌泉,明代开始开发,历史悠久。
  • 是建水县首家以生态园林温泉为特色的集住宿、餐饮、休闲养生等各项功能较完善的温泉主题度假酒店。
¥56起

位于红河州东北部的泸西县,又叫泸源洞,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溶洞群,它是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其名亦是由此化来。

  • 泸源之水涌于下穴,泸源之洞群于悬岩。
  • 在玉柱洞垂深十五米处,有一条可供广大游客一饱眼福、长达八百多米的玉笋河,水流缓漫,清澈见底,常年不枯。
  • 泸西山川秀丽,是一个以喀斯特地下岩溶和江、湖、瀑泉、自然景观为主体,古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辅的溶洞群。

天然风景区——南洞位于开远市南面的峻岭下,是开远古八景之首,有“龙游南洞”之说, 明朝开远南洞于明朝始被发现。据阿迷州(开远古称)志记载,明朝状元杨升庵曾游此地,陶醉于眼前景色,并亲笔题“南洞”二字,1574年,云南巡抚邹应龙游后,更名“通灵”,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 南洞距市区10公里,三面傍山,一面临坎。在巨石嶙峋的山崖下,有三个清澈的龙潭,四周古树参天,绿荫蔽日,鸟语花香,流水潺潺。
  • 1983年10月,开远市人民政府把南洞划为自然风景保住区,称南洞公园。公园融山、水、洞、树、瀑为一体,群山环抱,山崖险峻。
  • “桃源洞”内有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群,游程全长1000余米。自然风光和人文 景观珠联璧合,堪称雄、险、奇、雅、秀。

燕子洞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面甸镇泸江河峡谷。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摩崖石刻、钟乳悬匾、采燕窝绝技”等独特的景观著称于世。两洞内巢居数十万只雨燕,每年春夏间,燕阵飞舞盘旋,蔚为大观,且盛产名贵补品“燕窝”。

  • 做为中国内陆燕窝原产地,你不仅在洞内可以品尝正宗的燕窝粥、燕窝汤、燕窝酥等,还能购买到燕子洞风景管理处出品的“雨燕牌”纯正天然燕窝。
  • 燕子洞风景区主要由植被茂密的自然林地、融合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旱洞、高大壮观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景观组成,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
  • 每天早上9点至下午5点可在洞口观看“惊、险、奇、绝”的徒手攀岩绝技表演,技艺高超的当地彝家汉子徒手赤脚攀越悬崖峭壁,穿棱于林立倒吊的钟乳之中,惊险的动作和高超的技艺,令游人叹为观止。

过桥米线是米线中的上品,独具风味,久负盛名。它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吃法特殊,营养丰富而深受群众喜爱。它是云南食品中最具地方风味的小吃。蒙自是云南名吃过桥米线的老家。

河口与越南就隔一条河,两国边民的生活相互影响,在河口你能吃到很多越南味,尤其是越南小卷粉,那精细的手工包卷,富有特色的配料蘸食,它是一种精细的饮食文化,看似简单但却很讲究,店主介绍说卷粉一定要是好米做的,最好是河口、越南一带生产的,这样筋骨好,做出来才会白嫩、透明和润滑。

沙甸清香烧烤除了日常烧烤深受人们喜爱之外,其砂锅鱼更是每一位来此用餐的食客必点的一道招牌菜。细嫩的鱼肉、鲜甜的鱼汤配上店家特制的蘸料,吃到嘴里令人回味无穷。每一条鱼都保证鲜活,绝不使用冰冻鱼是清香烧烤做出这道招牌菜的法宝。而在红河,自家养的鲜鱼经过认真的清理,切成鱼片之后以矿泉水下锅,这样的鱼汤让人喝起来更加美味鲜甜。

蒙自年糕品质细腻,口味清甜,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过去,它是当地人们婚宴喜庆和过年过节的必备佳品。蒙自年糕的制作工艺很精细,以上等糯米为原料洗净后磨成粉状,配以红糖(或白糖)、火腿、芝麻、玫瑰、花生米等辅料调成浓糊,盛入小碗薰蒸至150℃,成形出笼,冷却后从碗中取出即可出厂。年糕形呈半球状,每个约重500克,外表光滑,色泽油润,糕质细腻,糍实柔韧,入口香甜。切成薄片用油煎炸后食用,外酥内糯,尤为香甜可口。

沙甸当地人会在秋冬时节选用肥壮肉牛后腿等部位的优质牛肉,辅之以食盐等调料,采用搓揉、腌渍、晾晒、风干等工艺,加工制做成牛干巴。再把切得厚薄适度的牛干巴用油淹没,翻炒后放入干辣椒段,炒至牛干巴变色、香气外溢,连同食用油一起放入容器中封装,这便成为沙甸的一道美食——油淋干巴。

边荔枝是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的特产。因特殊气候屏边县的荔枝要比两广地区早一个月成熟,而最为鲜美的“妃子笑”荔枝也以果实色泽鲜艳、个大核小、肉厚皮薄、清甜微香而闻名。 “妃子笑”荔枝在全国荔枝品种中属于中档偏上的中高档水果之一。

燕窝酥是云南地方的传统名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其渊源出自建水。 相传,清代末年建水县城隍庙附近有一吴姓老板,以制作糕点为业,曾创制出“狮子糕”和“麒麟玉书”两种名点而颇有名气。该县有位进士名叫朱渭卿,在朝廷做过大官,他的家族大院落成之日,大摆宴席。吴老板也被邀去作客。酒过三巡,朱渭卿便招待客人吃燕窝稀饭,还特地走到吴老板席间问:“味道如何?”一桌人忙起身恭维道:“善哉!美哉!”朱渭卿说:“比起吴老板的名点可就差了”,并提示吴老板可制作象燕窝一样的酥饼。吴老板回家后,反复琢磨试制,终于制成了“燕窝酥”。

正宗的石屏八面煎鱼,有几百年历史了,是用云南省石屏县城南异龙湖和宝秀镇西南面赤瑞湖里的淡水鲤鱼和鲫壳鲜鱼煎制的。宝秀三月份稻子下田,九月初头道收获后,稻田稍追肥,一个月来往,稻茬抽穗成熟,又是一季收获。鱼米之乡的宝秀,盛产乌鱼,此外,鲤鱼体形浑圆,就是通常说的元宝鲤鱼,这种鲤鱼,往往随稻谷一起长成,应该叫做谷花鲤鱼,包围式命名,谷香鲤鱼、谷熟鲤鱼,也应该包括在内。

携程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