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玩转上海 > 风华绝代愚园路
距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只有
风华绝代愚园路

如果说按着泰戈尔的诗句,那么在上海,外滩可以说是“如夏花般灿烂”, 而愚园路,则无愧于“如秋叶般静美”。

亨昌里

愚园路1376弄的亨昌里属典型的旧式里弄建筑。1925 年,先施、永安两大公司合资兴建3 层新式石库门住宅,分列5 排,共25 幢,供两公司高级职员居住。1927 年10 月,中共中央常委会决议,在上海创办党中央的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王若飞、郑超麟五人组成编辑委员会,编辑部建于该弄48 号( 今34 号),每次编辑会议都以搓麻将为掩护。这栋建筑现已修葺一新,可以免费参观,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瑞兴坊

愚园路1315弄4号是新西兰共产党员、著名作家路易· 艾黎(Rewi Alley) 的故居。这幢英国式双开间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建于1912 年,东西向而建,露天水泥台阶可直达二层,屋内设施齐备。底层为汽车间和厨房,上层左侧是艾黎的卧室,中间为会客室和工作室,客房在右侧一间,东面庭园种植了主人喜爱的花卉草木。1992 年6 月,愚园路1315弄4 号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市级纪念地。

岐山村

愚园路1032弄宽敞的弄堂两侧是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分别投资建于1925~1930 年。建筑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种,室内布置考究,洋松打蜡地板,壁炉、卫生设施皆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生前曾长期居住于此。

愚园新村

愚园路750弄此处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921 年建造的“游存庐”旧址。1913 年,康有为从海外归来,在上海创办《不忍》杂志,晚年在愚园路构筑了花园住宅以颐养天年。园内有池有水,水上有桥,假山有亭,植有樱花、桃花、红梅等1200 多株花树果木,并驯养了孔雀、金丝猴、麋鹿等动物,其布置十分豪华。“七君子”之一的民主斗士沈钧儒先生曾居住在愚园新村11 号,这幢寓所也是其长子沈谦行医的诊所,现仍由其子孙居住。

西园公寓

愚园路1396弄建于1912 年前后,属英式近代公寓建筑。大厦及其附属建筑面积约2384 平方米,建筑结构坚固考究,楼内有电梯和疏散回旋式扶梯,钢窗、柳安地板、壁炉、水汀、大小卫生俱全。大楼二至九层为16 套独立居室套房,每层东西两部各有2 套,室内设大客厅、起居室和寝室,每套建筑面积约118 平方米。车房、储藏室和佣工卧室建于底层。楼前的大花园面积为大厦占地的两倍,环境舒适。公寓由外侨、富商租房居住,现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严家花园

愚园路699号这是近代实业家严裕棠、严庆祥的故居,是愚园路上保存较好的近代西式花园住宅之一。该住宅是一幢假三层砖木结构的北欧独立式花园住宅,由一名德国医生建于20 世纪20 年代,1940 年被严家购买。严家花园住宅面积约5416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70 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约4900 平方米。建筑为平瓦陡坡屋面,干粘鹅卵石外墙,南侧阳台上有落地长窗,室内硬木地板,木扶手楼梯,卫生、煤气、水电设施齐全。

新华村

愚园路1320弄现为中共长宁区委、长宁区政府机关所在地,有5 幢建于1925 年的英国式独立花园洋房。该处原为新华村,系外商私人产业,后曾几易其主,其中1 号楼曾为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女士一家居住。

王伯群故居

愚园路1136弄31号曾是前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在沪的私人府邸,后被汪精卫占用,称为“汪公馆”。现为长宁区少年宫。典型的城堡式花园住宅,建于1934 年,建筑面积2588 平方米。主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西班牙式造型。有大小厅房30 余间,客厅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梁柱平顶,施以彩绘,配以壁画,地坪采用柚木镶嵌成芦席纹图案。起居室则用西班牙古典装饰。花园占地达10 亩,小桥流水,花木扶疏,给人恬静闲适之感,在全市私人住宅中堪称一流。

周边好逛

中山公园

长宁路780 号原名兆丰公园,1914 年英国人兆丰在沪建立,当时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公园。公园以英国式自然造园风格为主,融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中西合壁,风格独特,是迄今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持最为完整的老公园。景观匠心独具,其中银门叠翠(公园南大门)、花墅凝香(牡丹园)、水榭絮雨(陈家池)、绿茵晨晖(大草坪)、芳圃吟红(月季园)、双湖环碧(鸳鸯湖)、荷池清月(荷花池)、林苑耸秀(山水园)、独木傲霜(大悬铃木)、石亭夕照(大理石亭)、虹桥蒸雪(大石桥)、旧园遗韵(后园门)被誉为“中山公园十二景观”,极负盛名。

市三女中

江苏路155 号市三女中的校门和现在许多动辄五十米宽二十米高的中学校门相比,是如此低调简练,甚至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如果你从江苏路地铁站步行200 米来到这里,请向这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伟大、最富盛名的女子中学致敬吧!从这里不仅走出了宋家三姐妹和张爱玲等中国近代最知名的女性,这里的建筑风貌也堪称近代教会女中的活化石。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建于上世纪前期的“五一楼”和“五四楼”。两幢楼充满了中世纪教堂的风情,有难得一见的彩绘玻璃窗,光线从这些窗户里射入,形成一束束炫光和幻影,有一种神秘、漂动迷离的感觉。

延安中学

延安西路601号在延安路高架建起之前,延安路江苏路这一带的“地标”无疑是延安中学那幢高耸巍峨的“城堡”。这里以前俗称“英国兵营”,因而有这个上海难得一见的英式炮楼矗立在延安路畔。建筑于1917 年竣工,建筑面积为1800 平方米,欧洲文艺复兴风格,原建筑为二层外廊式,后来加建一层。建筑西侧有一圆形楼梯间,很似一座城堡,北侧也有一半圆体房屋,窗子开得很小似一座碉堡。该楼室内柚木地板,南立面一、二层为简洁的层叠式柱廊,底层为陶立克柱廊,二层为爱奥尼柱廊,三层为混凝土平台。走廊上的落地窗门顶均为半圆拱券,外墙面为模压水泥混凝土墙面,具有石料之感觉。

华东政法大学

万航渡路1575 号前身便是名声显赫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学府圣约翰大学。校园的风景充满了那个年代教会学校的风格,特别是居中的韬奋楼,红砖的四维和中央的大天井,几乎每个拍摄近代大学的电视剧都会在此取景。总之,如果你喜欢近代西式建筑和校园的,一定要去华政校园里走走。

中山地区

中山地区历史文脉悠长。这里不仅有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和女子学校圣玛利亚女校。还有愚园路两侧众多的老洋房、老建筑。所有这些历史的遗迹无不折射出近代上海开埠的光影。中山地区也是上海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建国后著名的工业企业有大孚橡胶厂、一纺机、印染机械厂、冷轧带钢厂等,工业文明时代的烙印已深深刻在了中山地区的史册上。中山地处上海西部中心城区的交通集散地,商业一直处于繁荣的状态,成就其长宁区级商业中心的地位。龙之梦商务中心和多媒体生活广场是这一地区的代表作。

长宁区热门酒店
长宁区VIP特约商户
·迪欧咖啡(宁夏店) 10%OFF
·俏江南 (虹桥店) 12%OFF
·枣子树(古北店)  5%OFF
·上海黑三娘(上海仙霞店)  5%OFF
·多利川菜馆(中山店) 10%OFF
·权金城(长宁店) 10%OFF
> 更多查询
长宁区旅游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