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客家人为因应不同环境与季节变化的挑战,因此善于就地取用食材,并以晒干或腌渍等方式处理蔬果,进一步加工为酱料、菜干,或硬料等,藉此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以物尽其用。在调理的手法上,台湾客家人则擅长以「炆、炒」的方式将有限的食材转为多变菜色。「炆」指的是以大锅、小火慢炖,且维持汤汁沸而不滚,藉以留下食物鲜纯原味的烹煮手法;「炒」指的是快速地以大火油炒,并以各种辛香料提味逼香所制作出的菜肴。不论是取得或保存食材的方式,或是料理烹煮的手法,台湾客家的食,藉由「晒、腌、藏、咸、油、香」的风味与口感,凸显了这个族群「自然、惜福、再生、融合、制宜」的文化气质。

在台湾,最常见的主食是米、最普遍的饮料是茶。岛上不同族群各自传承了米食料理与茶汤、茶食的文化,台湾客家也不例外。台湾客家人对米食格外讲究,尤其可见于他们用米所制成的各式各样的,甜的、咸的、白的、青的、红的、口味丰富、色彩缤纷的「粄」。不过,一如人类学家利瓦伊史陀说的,食物就是文化。客家人不仅仅制粄,更将「粄」融入不同社会关系中,而发展出各种「粄」的文化,例如在天穿日制作「油煎甜粄(油锥仔)」以感念女娲补天的恩泽;在新生儿诞生后制作「红粄(新丁粄)」以敬神祈求庇佑小孩平安成长;或在几乎所有重要庆典场合都会见到的「粢粑」,更是台湾客家人好客热情的重要象征。 台湾客家人的茶饮及茶食文化也是如此。倚山而居的台湾客家人世代种茶、采茶、泡茶,茶不仅是台湾客家人重要的经济命脉,更因此发展出繁复多样的茶饮及茶食,以及各种以茶为主题的文化形式。在茶的种类上,有可饱食也可细尝的擂茶、甘醇细酿的东方美人茶、或是保健养生的酸柑茶等;在茶的文化形式上,台湾客家人会以红纸写上「奉茶」两字,贴在大茶桶上,并置于茶行门口或庄口茶亭,供来往旅人休息解渴;此外,更有以茶为主题的音乐戏剧形式,如源于农耕劳动时哼唱以自娱自乐的「采茶山歌」,或于休闲、喜庆、酬神、祭典时演出的「采茶戏」。
 
台湾客家族群依山而居,为适应环境开始垦荒种茶,尤其台湾西部重要交通干线(台三线)沿线桃园、新竹、苗栗等地的丘陵地,更是客家茶文化产业的重要聚落。无论是得天独厚,质优量少的「东方美人茶」;还是富含文化记忆的「擂茶」;或是客家勤俭惜物而研发的「酸柑茶」等茶品;以及客庄中代代流传的「奉茶」文化,敬神祭祖的「神茶」、以茶会友的「待客茶」、嫁娶礼俗的「新娘茶」等;还是采茶歌、采茶戏等以茶为主题的音乐戏剧形式,都赋予台湾客家茶文化丰沛茁壮的生命力。

农业社会时期,台湾人多以种植稻米维生,台湾客家人亦复如此。稻米的丰收象征着生活的安定和对未来的希望,因此每在丰收时期,台湾客家人特别感恩珍惜。台湾客家米食文化即是在这样的态度上发展起来,并与客家人的生活、礼俗及信仰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除了单纯的白米饭外,台湾客家人还善以米为原料作成各式「粄」类食品,例如「萝卜粄」、「芋头粄」、「粄条」、「水粄」、「九层粄」、「粄圆(汤圆)」等,除了耐饱易保存,也方便携带食用;如遇上年节庆典、敬祖祭神的场合,家家户户更会制作出口味丰富、色彩缤纷的米制点心,如「糯饭(甜米糕)」、「咸米糕」、「粢粑」等以做为供品之用,或与亲戚朋友分享食用。
丰富多样的的各式粄类及点心代代相传,不仅丰富了农家生活,也让台湾客家米食文化如万花筒般充满生动的色彩。

粄条是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家庄称为「粄条」,南部客家聚落则称为「面帕粄」。面帕在客家语的解释是面巾,即毛巾。因刚开始制作时,会将米浆倒入方形浅盘器皿内,平铺均匀再蒸熟,取出犹如洁白方巾,故称面帕粄,切成细长条形是为粄条。传统吃法可煮汤粄条、酱拌干粄条或加配料炒烩粄条,这些年来也流行起粄条寿司,即将粄条摊开,中间放入配料,再如做寿司般地卷起即可食用。

客家人制作「新丁粄」源自于农业社会重视「出丁」的风俗。客庄的家庭为庆祝家中新添男丁,通常在元宵节时,会以糯米做成「红粄」当祭品,拿到庄头伯公祠叩谢伯公(土地公)添丁赐福,并祈求祖先和神明保佑新生儿平安长大,故称「新丁粄」。因红粄所采用的图像,以象征长寿幸福的龟甲为花纹,又称「红龟粿」。新丁粄在祭拜后就拿回家分发给邻里,分享添新丁的喜悦。选在元宵节举办是为了延续新春的年节欢乐气氛,让在外地工作的乡亲能回乡返家团聚,并趁此机会向家乡邻里报喜。

客家人每逢节庆必备的美食,若是家里有婚丧喜庆、做大生日及祈福还神时都会打粢粑,打粢粑让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制造生活的乐趣。粢粑是用糯米磨浆成粄脆蒸熟,以前的方法是用竹棍搅拌至黏稠凝结或以杵臼大力槌击增加黏度,称为「打粢粑」。热腾腾的粢粑以筷子夹剪成小块,沾上由糖、芝麻、花生粉混合成的沾料来食用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