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栏目| 体验 |
||
音乐向左,运动向右 沉浸别样瑞士情调 | ||
|
||
文|
鲍静 图| 王勇 Eddie Mei(U.S.A) |
||
除了湖光山色,瑞士还有更多——向左,听仙乐飘飘,享受一场听觉盛宴;向右,运动的魅力 在壮丽的山峰抑或幽静的峡谷等候,路上的每一步本身就是目的地。 |
||
水漾含蓄琉森 我们在蒙蒙细雨中抵达了琉森, 姿态优雅的白天鹅就在面前的卢塞恩湖里顾影自怜,游船悄无声息地划过涟漪,仿佛从一副中世纪的古老油画中穿行而过。华灯初上的时候,湿漉漉的路面轻灵地映照出古老建筑的模糊侧影,水色、光晕,朦胧交织,不可方物,显出别样的含蓄之美。 著名的 琉森文化及会议中心 KKL( Kultur-und Kongresszentrum Luzern )就在火车站旁,我们正赶上蜚声国际的琉森音乐节。眼下正是下班时间,路上可见步履匆匆赶往观看音乐会演出的观众。 琉森文化及会议中心 临湖而建,正前方还有一个巨大的喷泉,两旁也引水而入。阳光晴好的时候,粼粼的波光会清晰地反照在它顶部别致的金属薄片上,给人以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错觉。据说这是因为建筑的设计者——法国杰出的建筑师 让 ?努外勒( Jean Nouvel)原本想把这座大剧院建在琉森湖中,而政府没有批准这项“疯狂”的创意,惹得Jean Nouvel发誓:“既然我不能把我的建筑建在湖里,我就要把水光引入建筑之中。”于是,才诞生了独一无二的金属薄片顶部设计。内部的大型组合式音乐厅是Russel Johnson设计的,有着多达1840张舒适的座位,音响效果极佳,曾得到世界首屈一指的指挥家、音乐家和管弦乐队的高度赞赏,被誉为是世界上音响效果最好的音乐厅之一。 聆听仙乐飘飘 今年是音乐厅的十周岁生日。而 琉森文化及会议中心 却并没有刻意庆祝十年历程,依然像往常一样举办三大代表音乐季:复活节音乐节、夏季音乐节和十一月的钢琴音乐节。夏季音乐节是 琉森年度最盛大的活动,一共要举办六十场以上各种类型、大大小小的音乐会,其中交响乐演出占将近半数。 琉森音乐节( Lucerne Festival)可谓是欧洲音乐节里的金字招牌之一,自1938年由当时著名的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创立以来,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经历多位著名的指挥家,包括福特万格勒、卡拉扬、库贝利克、Paul Sacher乃至于现在的克劳迪奥·阿巴多。阿巴多是2003年接任琉森音乐节音乐总监的,他成立了著名的琉森节日管弦乐团(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 LFO),接收了多位欧洲知名管弦乐团中的演奏家。在卢塞恩音乐节驻节演出的乐团,包括,柏林爱乐管弦乐团、马勒室内管弦乐团等等欧洲名团,而曾经参加过琉森音乐节的一流客席乐团更是不计其数。 在琉森的日子里,我们饱足了耳福。在音乐厅里,尽享正统的 Classical Music,包括包括交响乐、器乐或声乐独奏(唱)会,室内乐以及现代音乐等等,同全场观众一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坐在露天广场上欣赏街头音乐节 ( Strassenfestival)激情漫溢的著名街头音乐艺人的表演,情不自禁地鼓掌称妙……好一场仙乐飘飘的音乐盛宴。 马车踏出的复古乐章 当我驻足在大剧院前的小广场上欣赏这一切时,竟然适逢一对当地的新人在这里举行婚礼。新娘的笑容完全没有因为细雨而带上些许阴霾,双眼依旧明亮,笑涡满蕴幸福。尽管在雨天行动不是那么方便,新娘仍然穿着传统的白纱长裙,新郎也是燕尾礼服,庄重雅致。而最令人惊艳的则是前来迎娶新娘的并不是豪华的房车,而是一队踏着蹄声前来的复古小马车。眼见新人们乘上马车“嗒嗒”而去,仿佛奏出最美妙的怀旧乐章…… 瞬时,我有种时光倒流,不知今夕何夕的恍然之感。原来一座城市最自然的文化魅力正是发散于它前世今生的融合,在现世看见昔日,又不同于昔日。 运动向右 明净天地的运动乐趣 瑞士各处的风景之自然天成,环境之清新洁净,在国际旅游者心目中亦是有口皆碑。所以,每年都有大量户外运动爱好者涌入瑞士,体验在明净天地之间的运动乐趣。项目诸如:登山、滑雪、骑山地自行车、滑板车、徒步旅行、高尔夫等等,这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户外运动,都非常受人欢迎。 户外运动的真谛就是天人合一,这种与竞技体育完全不同的体验或许更适合每一位非专业运动员的普通百姓。在瑞士,最简单的两项户外运动:骑单车和徒步,都非常流行。 我在各个城市都时常看到装备齐全的单车一族,甚至只有五六岁的金发小男孩也像模像样地佩戴着色彩炫丽的单车帽,一个人骑着车穿梭于林间小道,技术相当娴熟。而经过山间或者田野时,也总会看见背着高高的登山包,结伴徒步的运动者,他们中有的年纪已是爷爷奶奶级别,银发飘在微风中,面庞神采奕奕,步履从容轻松。 徒步田园山路 我们参加的徒步行程是一段经典的田园牧区山路。乘坐火车从著名的度假圣地 St.Moritz 出发,我们先到达只有 185 人居住的恬静小镇 Madulain ,然后沿路走到另一个小镇 Zuoz 。 当日的天气对于徒步运动来说,并不十分理想,淅淅沥沥地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阵雨。我们每人分发到一件雨披,包裹好以后就结队走向青翠的原野和牧场。之前乘坐火车的时候,就常常望着车窗外宛如童话电影《绿野仙踪》里的美妙场景不住感叹,而当真正走在乡间小路上时,那番空灵的感受又有不同。 沿途小路因为下雨的关系,稍有泥泞,然而湿润的空气呼吸起来还是沁人心脾,仿佛每一口空气都带有绿色的味道。牛羊就在不远处悠然吃草,偶然走动,挂在它们身上的铜铃便叮咚作响。不知名的小野花点缀道路两旁,只有一支支紫色花絮迎风摇曳,随处按下快门,似乎都能成为明信片上的佳作。 穿过茂盛的草场,小花狗汪汪地吠着向我奔来,来不及捕捉镜头,又消失在身后。桥上,开着铲草车的农夫大声打着招呼,人人都向你微笑。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的雨中徒步便结束了。在终点等着我们的,是改装过的复古蒸汽机车,拉着很响的汽笛。火车头里的大块头司机,正一铲一铲往火炉里加煤。 站在月台边的列车员,也是一身复古制服妆扮,瞬时变作大热 Model ,大家争相与他在车头边上合影。他斜背着的那个夸张的火红色剪票包,更被无数同仁大赞时尚。 驰骋山地天堂 从 Zuoz 再乘一小段火车,接下来就是骑山地单车的旅程,向位于 1669 米的 S-chan进发 。算起来,我已经几乎有十年没有真正骑过单车了,所以,戴好头盔,骑上车身时,发现山地自行车的车座设置都比较高,而大多数欧洲人自然身材都比我高大得多,我坐上车座,两脚便难以触地,还真是害怕犹豫了一会儿。但又想挑战一下在瑞士这个山地车天堂驾乘的感觉,因而熟悉几分钟以后还是上路了。 说实话,沿途比我想象的要惊险许多。一是因为下雨,地面更是湿滑,使得骑车不能那么随性轻松,一路都小心翼翼。而且雨水让沿路的小河小溪都流量大增,有时经过坎坷湿地,不得不下车搬运才行,两脚时时面临踏入泥沼的危险。可是运动的过程就是那么奇怪,越是有点小困难,似乎越是增加了那其间的玩乐之趣。我们一行人也互相帮助,牵手搀扶处,笑容相对,暖意融融。当骑到一段相对平缓的小路时,还有嗓音嘹亮的同伴放声高歌一曲意大利咏叹调呢!旅程结束,虽然每个人都双脚泥泞,却心情畅快。 忽然感触,既然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为何不让运动与旅游这两项最为健康的项目合二为一呢?如果你也喜欢运动,热爱大自然的气场音韵,那就去瑞士体验运动旅行的美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