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一条山沟里的十三连瀑 一条并不算长的山沟,大约只有三四公里,两边峭壁之间却密密麻麻的悬挂着超过13条瀑布,姿态各异,形状各异,风姿各异,水量各异,着实让人惊叹。 这里就是地处陇南宕昌县的官鹅沟,是名副其实的瀑布之沟。虽然单独把这里的山、水、潭包括单个瀑布拿出来,都不算绝顶的景致,但是这些瀑布组合起来,却足以给前来游览的人美妙的视觉冲击。 况且这里还有美丽的故事,而且是美丽的爱情故事,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动人传说。当时官鹅沟有两个寨子,一个是氐寨阴坪寨,一个是羌寨鹿仁寨,美丽的羌寨公主娥和帅气的氐寨王子官珠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可造化弄人,鹿仁寨和阴坪寨两寨寨主为夺草场地盘,你杀我打,怨结积深,逐渐你死我活。就当两寨主暗下决心,决一死战时,这对恋人挡住了各自父王的箭,缓缓倒在了他们的面前。刹那,两寨主幡然醒悟,从此,和平永降两寨,人民和谐相处。为了纪念为和平而牺牲的这对恋人,从此两寨的人们把这里改叫官鹅沟,一直流传至今。 或许老天爷为了抚慰这对情侣,官鹅沟从此水流不断,瀑布成群。官鹅沟的每一个景致,明湖、公主湖、情侣湖、燕子湖、月牙湖……湖湖相连,瀑瀑相依,都是官珠与娥爱情的浪漫地。走在沟中,最大的惊讶是几乎每座山崖上都有水悬空流下,或从山腰流出,或从山顶泻下,仔细观察,却又找不出水源何处,流自何方,仿佛真的是天上之水,造化神奇。 一路走来,每隔几十米至几百米,必有瀑布迎面而来。虎口瀑、水帘瀑、珍珠落九天、龙洞流泉、石壁泻珠、瀑布云烟……这些瀑布姿态各异,形状各异,风姿各异,水量各异,有的如白发银丝,有的如素练倒挂;有的声若洪钟,有的声微潺潺;有的江之溃堤,喷涌而出,有的岩石飞溅,珍珠洒落。 最有气势者,当属九天飞瀑,一条溪水从百丈悬崖口直落而下,势不可挡,声音响彻山谷,水雾弥漫四方。几十米开外,一股凉意迎面而来;十米开外,水汽扑面而至。 从瀑布下小路上通过,仿佛穿行水帘洞,等到过去了,猛然发觉身上外衣几乎湿透。回首望去,水汽弥漫,白练飞舞。虽然还要从这原路返回,还要经受水汽之苦,但是这些都是幸福的代价,因为这十三连瀑布足以让你欣慰。 10万佛像堆成的小山 你可曾见过超过十万个小佛像堆在一起的场景? 那是一座小山,在川西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班佑乡多玛村旁的大草原上,自公元815年开始,附近的村民祖祖辈辈打制出小佛像不断堆积在这里。1200年时间过去了,据当地人说,已经有超过10万个佛像堆在这里形成了这座高5米、周围80米的小山。这座佛像堆成的小山在当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堆放佛像的行为至今仍未停止,附近的村民仍然每年在这里堆放上千新的佛像。 实际上,藏民们把这种泥制的小佛像叫擦擦,这座历经千年形成的小山就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擦擦堆,也有人说这是整个中国最大的擦擦堆。其实我是偶然在一本小册子上看到这里的简单介绍,就被这种千年的虔诚所感动。这一次重走中国西北角,到若尔盖大草原采访的时候,就专程来寻访这座千年的擦擦堆。 这个擦擦堆是一个长条型的小山,高差不多5米,周长差不多80米,当地人为了保护它,避免牛羊进入,在周围扎起了一圈围栏。擦擦堆就在草原中间,擦擦堆的佛像中间上也长出了不少绿草,给人一种生命的感觉。 擦擦是由泥土烧制的佛像和佛塔。经过千年岁月的变迁,擦擦堆下面的佛像已经和泥土混为一体,不可分割,也不可辨认。但是,擦擦堆上面的佛像却堆放整齐,清晰可辨,而且工艺颇为精美。我仔细查看,有些分明是最近堆上去的。 眼前的每一件擦擦,或年代久远,或新制未干,或精巧工整,或自由粗放,都在方寸之间充分发挥雕塑语言的表现力,浓缩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精髓。因尺寸限制,它反而更少雕琢、更添简洁之美,散发着绝不亚于大型造像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擦擦堆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把这个疑问提给当地的村民。他们告诉我,这个擦擦堆主要是祭祀村里逝去的人。每逢村里有人逝去,全村人便自发地抬来泥土,制作擦擦,为之祈祷。这种风俗千年未改,一直流传至今,经年累月,就形成了这座小山。 在藏区千千万万个擦擦堆中,班佑擦擦堆可能是最宏伟之一,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之一。站在它面前,你不由会感觉到信仰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