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在慵懒春季寻求乡村的宁静,探寻明清遗风,静静品味徽州文化的底蕴,我们走进皖南。 当清风开始微微吹拂的时候,我们知道春天来了,如果你想在这个慵懒的春季寻求一份乡村特有的宁静;如果你想深入的探询一把明清遗风,静静的品位一番徽州文化的底蕴;如果你想知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如果你还想体会登高遥望黄山诸峰的感觉;又如果你想参加在黑夜的村庄捉迷藏的游戏;如果……那么,就请跟我们开着汽车,走进皖南,走进宏村,相信在这个“中国画里的乡村”里,你能找到久违了的感动! 沿着黄山的余脉逶迤向西,便到了安徽黟县境内。穿行于沿途那旖旎的春光,那山那水,那云那雾,那花那草,真有让人目不暇接的切身感受。对于宏村,那个深藏于皖南丘陵山区的小小村落,更加寄予急切的向往。 画里宏村 一条石拱桥贯穿水塘,连着遍植垂柳的此岸与青瓦白墙的彼岸。栋宇鳞次的白墙黑瓦倒影在水中,野鸭在池里嬉戏,时而划破水中倒影的静谧。远处是青山竹海,如同一副构图考究的山水画。 宏村的历史跨越几个朝代,若把宏村的迁徙史写出来,便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了。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到了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宏村之所以能在2000年一举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得不提到宏村设计惊人的供水系统。 一个“牛”字在宏村的介绍中无论如何都难以避免——这是一个“牛”形村落。村西挺立的雷岗山为牛头,前后四桥为牛腿,村中百幢徽派民居如卧牛盘踞。村中整个水系以“牛肠”为线,引西流之泉水,南转东出,九曲十八弯,百转千回,利用地落差,使泉水从村中潺潺流过。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一条涓涓细流,形成了“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的景象。上游设有水闸,控制着水的流量,保证着“牛肠”里的水不少不溢。水流顺着“牛肠”流入村中的“牛胃”。“牛胃”原是村中的一眼天然泉水,后开拓成一个水塘,呈半月形,村人称之为“月沼”。依照“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亘古道理开拓成半月形,汪氏祖先们追求的是“花未开,月未圆”的境界。水流最后汇入南湖,经过滤后流入河道。这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不论从风水位置,生态循环还是日常供应来看都是中国建筑布局的一个经典。 月夜,我们走在宏村古巷之中,身边水声潺潺,眼前水光与月光交相映衬,身心都陶醉了,纵有许多杂念或烦恼,也会有醍醐灌顶、清静无争的感觉。在宏村留宿的那个夜里,我听见村中有阵阵鼓乐,寻声过去,发现是全村老小齐聚一堂,戏台上正上演着经典的徽派黄梅戏剧目。虽然我无法理解戏曲的唱词选篇,然而,细细端详着面前这一幅生动的群像画面,竟也全身心的沉迷其中的悠长韵味。 tips 宏村地标 住宿提示 景点提示 饮食提示
卢村花海 木雕楼的确精美绝伦,整栋楼为二层木制结构,整个空间的下半部分四方均由一扇扇雕花门构成。这些门从上到下雕满了花饰,门上的雕饰很有讲究,从上到下依次为:眉雕、胸雕、腰雕、尾雕。眉雕因为位置较高,看不清雕刻的花纹。胸雕高约五尺,雕有缕空的花纹,这些花饰均具吉祥如意的含意,并且正反两面都一样,据说这样有利于房间的通风及采光,徽派的建筑窗户上是不糊窗绫纸的。腰雕最为特别,所选雕刻的主题一般都是历史人物和典故,细观那些木雕,人物马驴神态各异,或捷走、或高呼、或闲逸、或懒散,和典故的情节丝丝入扣。 转出小巷,一条小溪横卧在村子的一侧,清澈的水流绕过溪中的碎石泛起阵阵涟漪。几个农妇在溪中淘洗着什么,一群鸭子在溪水中嬉戏,忽然一个顽皮的孩童向溪水中掷去了一块小石,水花四溅,农妇抬头笑骂了几句,孩童们哄笑着逃开。多真实的一副乡村生活图景呀,那些雕梁画栋的大厦只是虚幻中的情景,朴实无华的乡村景色才是最美最真实的。 最喜欢的是从卢村走回宏村的那条乡间小路,只有走在斜阳下的田埂上,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田园生活。春天的油菜花让这本已写意的状态变得更加浪漫。出卢村过了村口小桥,就走上了田园中的小路,路边先是稀落的桑树,随后就是成片的油菜花。远处还是那几棵生来就是被别人拍照和写生用的歪脖子树。 当赤脚趟过小溪后,小路也没了,只有田埂。兴奋地扑进半人多高的油菜花海,从来没有被这么多鲜花包围的感觉,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被菜花映黄的色彩。走在花海中,仿佛又回到了美妙的童年。 tips 路况提示 桃花源里人家 粉色的桃花总给人以妖娆的感觉,那是你看了一朵桃花的印象,但如果当你站在成片的桃花林前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想象中的人间仙境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身边漂亮的美眉迫不及待的投入这片粉红色的天地,和勤劳的蜜蜂一样飞舞停留,而我们只有举着手中的相机,用镜头记录这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丽。 穿过这片浓丽的桃花林,眼前的乡村人家倚着云雾缭绕的屏山。这是被称作“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的南屏村。 依山傍水的南屏村,古水口建筑尤令人赏心悦目。一座长40米的三孔石拱桥横卧武陵溪上,桥上有石柱、石栏,桥额为斗大楷书“万松桥”三字石刻,传出自文学大师姚鼐手笔。走过万松桥,迎面是雷祖殿、文昌阁、观音楼和万松亭等古建筑群;后为万松林,有数十上百株参天古木巍然耸立。林中有南阳书院,还有一泓清泉,名醴泉。 南屏最具特色的建筑应属祠堂群。“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南屏至今还保留着8座祠堂,大多座落在村前横店街长约200米的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属于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属于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还有属于一家或几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形成一个风格古雅颇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南屏村大姓叶氏宗祠“序秩堂”就是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歇山重檐、端庄轩敞的古祠。 祠堂门前照壁矗立,门楼高大,一对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十分精致。4根大石柱托着额枋,上面雕刻着古鼎宝瓶类的祭器。序秩堂分上、中、下三厅。一进大门,就见有80根硕大的木柱支撑着这座宏伟的建筑。 序秩堂还是张艺谋拍摄电影《菊豆》的主要场地,至今仍保持着拍摄《菊豆》时的原貌。墙上张贴着《菊豆》剧照,祠堂中摆放着染布、晒布的台架、绞车、染池等,“老杨家染坊”的横匾也高悬在序秩堂大门上方,成了我们欣赏的佳景。 景点提示 门票30元。 tips 线路 路况 行程推荐 Day1星期四 Day2星期五 Day3 星期六 Day4星期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