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声色中国
文|詹静
摄影| 王晨波

风尚大连,百岁新城

请跟我一起去大连。

在有轨电车的“叮叮”声里穿越百年光阴,与老街道新建筑擦身;闲闲坐在星海广场,看高挑姑娘们把逛街变作天桥秀;徜徉于中山路上的名店长廊,让双眼先过一把血拼瘾……新也摩登,旧也妥帖,百岁大连的时代风尚悄然张扬。

文|詹静

摄影|王晨波

风尚购物

时代中走出的新锐艺术

如果说,一朵桃花就能展示整个春天,那么在大连,一个广场便足以让艺术悄然萌发。

大连的天亮得特别的早,恰巧晴天,在这个被誉为最佳旅游去处的城市,我徜徉其间。

如果说最让我欣赏的是大连的干净、整洁,以及有序,那么最让我心动的便是这儿穿着各种名牌款式服装、昂首行走于街头的男女们。

慢慢行走在这春暖花开的街头,耳边传来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喧嚣之声,打眼望去,群楼之间,却有股超凡脱俗的韵味正由远及近地向我们靠近。

欢乐mall生活

紧跟世界服装潮流脚步的大连人喜欢穿着当季最时尚的衣服来展现他们亮丽的风姿。许是大连私家小店的东西着实不便宜,所以大多数小资还是更愿意去一些有特色的大型购物广场购物,人民路上去年刚开的时代广场便是如此。

与香港最大型的购物商场海港城同属香港九龙仓集团的大连时代广场,是继香港、上海、北京、重庆、武汉后,第6个以“时代广场”品牌命名的发展项目。

商场一大特色就是面向人民路的名店——Louis Vuitton、Giorgio Armani、Dior、Gucci、Prada,以及场内的Zara都是楼高两层的东北旗舰店。

放眼望去,衣服、鞋子、手表、项链、手镯、头花等,件件都别致、精巧,散发出的诱人光芒,实在很难不让人驻足。不得不承认,当面对周围充斥着奢华名牌时,双手便会根本不受控制地想去抚摸它们,以至于踏出商场才发现双臂早已挂满战利品,再也腾不出一块空地。

用艺术构造品味

9点刚开门,便有身着红色制服的保安为客人推开了商场的大门。从不规则“Z”形外墙,到微微向外倾斜的两层落地大玻璃,在商场外便可从不同角度欣赏到商铺的橱窗布置及店内装潢。

本打算进商场随便坐坐,却无意被一楼商场正中板古龙一郎的画展所吸引——“城市·事物·大自然”,艳丽的色彩描绘着城市的缩影,有东京,也有大连。明快的线条,欢快的创作将整个商场勾勒得更加更富动感,不经意间倒激发了逛商场的兴致。

说到时代广场的艺术品味,不得不提到这儿的服务大使。十几位服务大使小姐都穿着香港设计并制作的蓝色斗篷制服,身上背着一个小包优美地走在泛着光的瓷砖地上,与商场内高雅的艺术气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远远地看一眼,便不由自主地给出了很坚定的判断:美,无法言语的美!这可能就如同中国古人评说的好画一般,有气韵,打动人,却又给不出个清晰的说法。

多一份体贴

因为座落于大连市中心商务区,所以时代广场在人民路上颇受潮流人士喜爱。这是个体贴的“大店”,四周均设有的入口方便了顾客能从不同方向走进,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喜爱“逛街”的念想,室内步行的购物长廊林林总总地落户了30多家店铺。

驻足良久,衣着西服的店员彬彬有礼地告诉我,店内有一间VIP贵宾室可供休息,享受更私密的购物过程,这让同行的我们感动不已,却因为时间有限只得委婉拒绝了店员的好意,继续向长廊一侧游荡。

站在二楼,仍充满期待地向每个橱窗里张望,期盼找到新的希望。忽然,Anna Sui的橱窗里,一条充满设计感的项链出现在我面前:金色项链中间吊着一枚可爱的镶钻草莓,雕琢得非常精致。实在不能抗拒这突如其来的“宝贝”,马上询问店内导购,被告知原来这条项链还不是Anna Sui的饰品,店内的大部分饰品都源自品牌设计师的朋友之手,自然,价格也不菲。
    逛得实在走不动了,找到一个设计独特靠椅坐下。安静异常,没人会打扰你的兴致。望着右侧玻璃外的紫红色的夕阳边看边神游,一不小心就恍惚了……

文|Jannie Zhan
摄影|王晨波
风尚美食

大标 味聚,下一站体验

也许连北京烤鸭的历史都可能比大连市的历史还要久远,但就是这座干净时尚的城市,酝酿出了一站站美味的聚会。

第一次拜访东北,想不到,竟是最不“东北”的大连。

在带着干涩阳光的初春,海边的城市来得更为滋润些。在这座年轻友好的城市里,我喜欢扎进人堆儿,淘宝般找寻合人心意的商品,服装、首饰或者大快朵颐……也喜欢这样: 在安静的陌生城市,寻找一个人潮如织的地方,钻进只开放给自己的那么一小块空间,享受狂欢夹缝里的美味。

看海鲜耍“花招”

大连的海,也许算不上很出色,但却有着许多城市不能与之媲美的滨海路:34公里,99道弯,每段路都那样精巧、别出心裁,就如大连的海鲜,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形成一方食俗,道道菜都有着较之其它地方与众不同的“花招”。

胜利路上有一家名声在外的老字号海鲜饭店,菜肴多以活、鲜的渤、黄海海域的活海鲜为主:用原汁原味海鲜“捞汁”拌的海肠、借了蒜茸的香,豉油的咸,丝丝缕缕缠绕不清的蒜茸粉丝蒸扇贝、嫩滑爽口的家焖小嘴鱼……

不过,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这儿的传统东北菜。都说东北的菜就如东北人一样粗犷豪放,而大连的菜却显得较为“南方”一些,尤以面食为最。印象深刻的是韭菜盒子,圆圆胖胖的模样一个就有一两半的样子。用筷子稍一碰,就弄破了那层皮,看到里面的韭菜鸡蛋正腾腾地冒着热气。趁热吃,看着油腻,却外脆里嫩,松软可口,完全推翻我原先对韭菜盒子的想象。两个小时的奋战也没能将桌上的美味席卷一空,真恨不得能够带上两个胃。

浪漫的夜,热情的人

如果说苏杭是一位玲珑小巧温柔的美丽女子,那么大连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儒雅男子,虽然伟岸,却不张扬。即使是阴天,也一点不妨碍它独有的清新,反生另一种别样的气质。

洲际酒店的主厨Philippe Egalon就给了我这种感觉。这个在法国南部出生的男子对烹饪有着一份热情的执着。晚餐前,正好赶上Egalon的新作“西班牙海鲜烩饭”的诞生。看着他一边耐心地为围在身边的三个徒弟讲解着制作的方法,一边用极快的速度完成了煎、炒、焖、炖、烤的整个烹饪过程,每道工序都经过精心钻研,连摆盘都要做到尽善尽美,突然对这位认真的主厨升起一股崇拜之情。

热爱烹饪的人都会说,烹饪是一种心情,厨房充满的香气也就是爱的香气,我相信,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值得让人倾注热情去等待。

巷子深处藏美味

Andrew是在大连工作的香港人,喜欢大连的海鲜也酷爱这里正宗的日本菜。随着他七弯八绕地拐进龙泉街上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内,我们只好睁大了双眼,生怕错过。

不太显眼的门面有着明显的日本风格,门口的两边分别放了两碟盐和一些石头,据老板说是避邪之物。再往里走,店内的装修精致素雅,全部都是包厢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原来,这家开业不久的料理店在日本竟然名气不小,有着百余家分店,而大连的这家店竟然是其作为海外分店的第一家,据老板说店内所有门窗,壁画,地砖,甚至小的装饰,都选用了从日本运来的材料。

Andrew的点菜水平着实不错,一道日式牛肉锅便把我的胃给“收买”了。独具一格的拼摆犹如一件艺术佳作,色泽自然的牛肉一看就知道非常新鲜,立即勾起了我的食欲。再一瞧同伴的烤鱼和刺身定食,也是一样的有水准。

本以为巷子深处的日本餐馆就是最大的“惊艳”,谁知,“山外青山楼外楼”。在走回酒店的途中,竟在一条小巷中发现了一家远看似礼品店的店面,走进去细探究竟,不禁惊喜,这竟是一家欧式蛋糕店,临走时也不忘打包一袋“吉神娃娃”的巧克力礼品,打算将这种特别的风情送给友人,分享此刻发现这块“璞玉”的愉悦心情。

Tips

彼科洛意大利餐厅

主厨推荐

油沁鸭肉肝酱意大利云吞

duck confit and foie gras ravioli¥88.00

意式火腿沙拉披萨

prosciutto & salad pizza ¥108.00

西班牙冷汤

Gaspa cho¥35.00

蛤蛎薯茸周打汤带子黑菌

clam.potato.clowder¥68.00

西班牙海鲜烩饭(三人份)

paella¥188.00

香草冰激凌配苹果薄饼

Warm apple galette ¥38.00

Tips

大连远洋国际酒店

地址:大连市中山区友好广场6号

电话:+86(411)8236 6666

网址:www.intercontinentaldalian.com

文|Jannie

摄影|王晨波

风尚感官

左手倒影,右手流金

大连的美像一阵风、一团气流,吹到了那里,不由分说,就让你坠陷其中,只好眼睁睁瞧着它时而倒影如同浮光般向后飞驰,时而又满目充溢的,散发崭新的生命力量。

大连真是很美,却也蕴含着鲜明对比的元素:矗立着各国风情老建筑的中山广场街前不时晃过的摩登女郎;自时尚繁华的时代广场驶过的绿皮有轨电车,金碧辉煌的酒店中却蕴藏着古色古香的中式茶馆……

从内心里禁不住呼喊:wow!想不到人间还有这么完美的地方。

“上海”?海上!

大连,曾经被某杂志评为“最男性化的城市”,因为足球。虽然大连万达的排名已经直线下降,可这座城市的足球文化氛围却还是那样浓郁。广场上,小区里,四处都可以看到小孩子们在一起踢球,这些孩子,又何尝不是大连的未来,谁能说将来中国冠军不是它?虽然我不是球迷,可我喜欢大连,只为这种感觉。

同青岛一样,大连亦是丘陵地貌,因此很少有人骑自行车,反倒是常见游人骑着双人或三人自行车其乐融融。大连的山就蜿蜓在市区,整个城市依山傍海,得天独厚,中式的板楼,日式的别墅,高高的塔楼皆分外漂亮,与这个城市的山海相得益彰,与这儿的人们一样养眼。路边,法国梧桐、槐树与芙蓉,也恰似大连这个城市的性格,像梧桐一样安详宁静,象槐树一样挺拨爽朗,象芙蓉一样丽质天成。
大连人深深地热爱,并且为这座城市自豪着。每一次问路,他们都热情到让你无法消受,不说十次“谢谢”无法罢休;每一次打车,司机们都会毫不掩饰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并自发地成为一名导游。当我们从人民广场去往老虎滩的路上,奇怪地问司机为何路上行人这么少,他说人们全“上海”了,我们当然不解,上海?!大连人全去上海了——大连人去海边称之为“上海”,原来如此!

年轻与古老的约会

早听说大连的有轨电车很有历史,早在100年前,日俄战争的烟火刚刚散去,日本人在大连建起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37辆木结构车身的四轴有轨电车,成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标志着这个城市现代公共交通的开始。大连市的有轨电车在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曲折,最终得以保存了下来,成为大连市的一道风景。

站在街上,不消等待,就能在店和店之间的主路上,在穿梭的车流里看见其他城市罕见的有轨电车。“这是年轻城市里一个古老约会的记号。”我见到它慢慢从眼前驶过,于是特地跑上去坐了几站。晚上,人还不少,感觉真像回到三十年代,只是人变了;我站在黑黑的车厢里,外面的街灯斜射进来,隐约只能看清坐在你旁边的人,让人想起花样年华里的情节,或许那个时候在大连也有一个梁朝伟对着张曼玉低声说:“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愿意跟我离开吗?”

印象中,一直觉得大连的车站是一个最适合发生浪漫的地方。不然,却在下车后意外地迎面遇上一辆外形貌似轻轨的新电车,一下子便打破了对此处发生浪漫邂逅的期待,再望向中英文对照的电车站牌,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大连时尚的象征吧。

当古老的电车遇到年轻的城市,当年轻的电车遇到古老的建筑,一切都发生那么的如此理所当然。

凝固的记忆

很早的时候就喜欢建筑,不过一直都是比较肤浅的喜欢,买过一本《中国古代建筑》的小册子,曾爱不释手。不过肤浅的喜欢也是喜欢啊,而让我真正爱上大连建筑的主要原因,则是受了那个纪录片《凝固的记忆》的蛊惑。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建筑永远都是和历史相关联的,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历史最好的阐释和证明。大连的历史很短,不过这里到现在仍然能看得出日俄长期殖民大连的痕迹,旅顺口的那些大炮以及那些掺杂着俄罗斯、欧式以及各种复合建筑形态的老建筑就是最好的说明了,因是百年前模仿法国的城市构造,很多路是斜的,斜出了一种味道,也旧出了一种情怀。
南山街拥有着很多新旧日式建筑,显示着大连与日本的千丝万缕。一眼便认出了那栋建造于1925年的巴洛克式老式房子,那是原德国领事馆,如今依旧雄伟壮观地挺立在那。在街道尽头的喷泉处,我们静坐下来,任广场上的白鸽在身边飞来飞去。

最出名的莫过于中山广场周围、经俄国人规划,日本人设计建造而成的八大老建筑了,但主要是近代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据说所谓近代古典主义就是把以前出现的所有建筑样式都夹杂在同一个建筑中,然后设计师偶尔又夹杂一些中国和日本的元素。它们像八个音符,在中山广场这个大八音盒里日夜演奏着凝固的音乐。

tips:中山广场八大古建筑

1.关东银行旧址 中山广场1号,1918年兴建,1922年建成,具有折衷主义的罗马古典建筑风格。

2.大连民政署旧址中山广场2号,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具有歌特式建筑的艺术特点。

3.大和旅馆旧址中山广场4号,建于1909年。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建筑风格的巴洛克式建筑。4、大连市(人民)政府旧址中山广场5号,1915年始建,1919年竣工。和风欧美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5、中共大连市委旧址 中山广场6号,1917年建成,西洋古典手法欧式建筑。

6、中国银行大连支店旧址中山广场7号,1909年建成,近代欧美折衷主义建筑风格。

7、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旧址 中山广场9号,1909年建成,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建筑风格。

8、大连市邮政局中山广场10号,1925年建成,和风欧美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