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声色中国

策划|本刊编辑部

文|高婧郁懿挺

摄影|沈煜

闲适平和新太仓

 

奔流而下的长江在即将融入东海的怀抱之时,作了最后一个回眸,温柔的目光便倘佯在长江入海口的那一池天然港湾。几多岁月,几经兴衰,太仓如今风华正茂。

 

 

︳高婧

摄影︳沈煜

太仓历史

郑和从这里起锚

10月底的太仓港口,秋风习习。万吨货轮起锚前的一声长鸣,顷刻撕破海天一色的宁静,数百艘大小船舶在美妙的江海涛声中一派忙碌,恍惚间,仿佛重现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旌旗飘扬、千帆待发”的盛况。

 

六百年前的远洋大港

600年前,郑和带着明成祖朱棣的圣谕在此挥手下令,由208艘大海船和2万7千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随即鼓乐齐鸣,起锚出发,引起城内一片沸腾。太仓百姓争先恐后地涌上江堤一睹风采,他们多数是前来送别船队中的亲人,因为此前有不少水兵招募自太仓。

历史选择太仓作为郑和下西洋的起点并非偶然一一走过当年的船场、绳索厂、铁锚铺、篷帆加工厂等遗迹,仍然可以看到郑和船队留下的缆绳和桅杆。这个郑和船队的船舶修造基地,自古容“海洋之襟喉,江湖之门户”,又是离明朝都城南京最近的临海港口。江海浇灌的沃土每年获收粮食数百万石,亦设立太仓卫哺育水手和船工无数,造就了拥有1万多名水手的鼎盛时期。

 

电子画卷寻觅古人英姿

满怀对郑和七下西洋壮举的好奇与崇拜,从太仓港出来我们就一刻不停地奔赴至郑和公园。一进大门,这位传奇人物的铜像便正面迎来,铜像右边,一艘复制的郑和二号宝船带我们“驶入”这部辉煌航海史。

顺着时光隧道迈入郑和纪念馆,馆内配备了先进的电子画卷,可以翻页找寻大航海时代的线路图,于是我们顷刻畅游在古人的文明探索之旅中。为了一睹当年精湛的航海技术,我们在宝船模型前观摩了良久,据说这些船舱都是按严格比例完美复原的。最后,我们来到一群木雕小人身边,看他们在码头忙碌劳作的逼真神情,真实感受到当年郑和扬帆起航前的宏伟场景。

 

 

︳Vincient

摄影︳沈煜

太仓文化

一方沃土话娄东

秋天,太仓城,满眼满街的绿,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个紧邻苏州与上海的小城,居然能够不偏向任何一个城市,而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与它丰富的历史沉淀有关。

太仓是个小城,我们的车在别致的街道上行驶,街两旁的杨柳差点遮住了整条道路,一车人在惊叹小城道路的风景,一边开始了我们的太仓话题…

 

娄东文化和谐之度

春秋时,太仓隶属吴国之地,由于吴王在此地建仓屯粮而得名“太仓”,又称娄东。被太仓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的娄江,不仅滋润了一方沃土,养育了这里的儿女,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称它为“娄东文化”。到了明代,“娄东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南园就是其中一个典范。

南园是入口处的门楼系典型的明式建构,气势恢宏而线条劲挺,门额木匾上的“南园”二字,乃明代书画巨擘董其昌所书。后来“四王”画派的首席、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深感此园艺脉悠远,风光旖旎,因而特请了造园名家张钺进行扩建,成为当时太仓的第一名园。

出南园后,我们一直在问朋友,除了郑和与董其昌,还有哪些令太仓人引以为豪的文化名人?朋友如数家珍,明代史学先驱王世贞独主文坛20年,史学骄子张溥领导的复社声震朝野,汤显祖的《牡丹亭》在这里首演亮相,李时珍《本草纲目》由此地蜚声海外。

 

闲适文化升平太仓

漫步太仓街道,看来来往往的一张张面孔,写满了安逸与恬淡。城市的中心,没有大上海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苏州古城络绎不绝的游客,就连市中心本应该林立喧闹的店铺,也只是静静开在一边,没有丝毫夸张的装饰,没有扰人劲爆的音乐,稍不留意就错过了。

随便选择一家看上去不太起眼的小店推门进去,精致的布置与同样精致的商品却让人惊讶无比。无论是服装,还是饰品,或是小摆设,样样都堪称精品。打扮得体的店主人与顾客打过招呼后便静静坐在一边,或品茶,或插花,再或者专心做手工,没有任何急于介绍自己商品的意思,留给顾客一个绝对宽松的挑选环境,让人倍感舒心。

夜幕降临时分,逛街的人比白天稍稍多了一些。手捧鲜花匆匆行走的小伙、搀着妈妈的手轮滑的孩子、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漂亮女孩,加上并不十分绚烂的霓虹灯,装点了太仓的夜。

太仓人通常灵气、文气、秀气。他们重礼节,重规矩,做事心平气和,会过日子。他们不急功近利,讲究自娱自乐、精益求精。在太仓人概念里,金窝银窝不及自家的窝。他们喜欢固守着这方土地,即便条件富足,也保持低调,默默过一种精致的百姓生活。

 

鱼米之乡美食名扬

太仓是江南鱼米之乡,又是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餐饮富有地方特色。太仓人经常自豪地表示,如果只论海鲜,太仓也许不是最好的,仅仅论江鲜,太仓也未必是最棒的,仅仅论河鲜,太仓也可能不是第一。但是要同时品尝“江”、“海”、“河”三鲜,仅此太仓独有。每年春季“长江四鲜--银鱼、刀鱼、鮰鱼、鲥鱼”尤受食客青睐。

而在近两年,太仓双凤的羊肉也是名声在外,所以我们也慕名来到双凤镇。镇上的一品羊肉美食街早已家家火爆,尤其以肥羊大面、全羊宴最负口碑。在店老板的推荐下,我们点了几个冷盆,一道羊杂汤,一碗羊肉面,再温点黄酒,放上姜沫,趁兴来杯店里自酿的米酒,放上几片桂花,酒香、花香、菜香、羊肉香扑鼻而来,就此一品地道的“太仓之味”。

享用完此羊肉盛宴,我们饶有兴致地向店老板打听烹制秘方。这位热情的双凤人介绍道,他们只选购食百草散养而长、体大皮薄肉嫩的“太仓山羊”,并非常讲究宰杀,反复洗净。为了除去羊肉的膻味,下锅前特意在锅之四周塞满白萝卜,最后将肉分档下锅,肉质较老的置下层,肉质嫩者置上层,然后加以佐料,在老虎灶上用柴火精功炖煨。至此,盛名远扬的太仓羊肉才算大功告成。

 

 

︳高婧

摄影︳沈煜

太仓攻略

太仓两日游吃住行攻略

一早抵达太仓,从太仓港出发,逛逛南园,在现代农业园随意游玩,享受一顿原汁原味的绿色大餐,晚上再去南洋广场散散步,如此惬意休闲,尽在太仓两日游。

 

上海到太仓自驾路线

上海到太仓行驶约54公里,从太仓出口下,所需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途中通行费25元。

1、从A11上沪宁高速,转入A5上沿江高速,经太仓出口抵达。

2、从内环高架上A9高架,转入A5上沿江高速,经太仓出口抵达。

3、从A12上沪嘉高速延伸段,经太仓出口抵达。

另外,也可从沪嘉高速嘉定出口出,经温宿路后左转至城中路,直走500米后至楼陆公路左转,最后过江抵达太仓。此条路线约25公里,所需时间约1小时,途中收费5元。

 

客车信息

从上海到太仓,坐长途客运车非常方便,从上海新客站、上海南站、上海北区站均可发车,早班时间分别为6:00,6:20和6:40,晚班依次为18:55、18:20和18:00,发车间隔分别为约15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票价均为22元。

另外,如果从太仓回上海南站,中途可能会在临时停靠点换车,注意不要提前下车。

 

太仓两日游行程

D1 一早自驾至后,可先游览太仓港、郑和公园,之后奔赴现代农业园区。中午可在园区内的艳阳农庄享受特色农家菜。稍作休息后,继续参观农业区内的现代农业展示馆、花卉园艺展示馆和恩钿月季公园,下午游览南园和张溥故居。晚上驱车至双风镇品尝羊肉。餐后可去市中心的南洋广场。

D2早上前往金仓湖公园,下午至沙溪古镇。结束此休闲两日游。

 

景点信息

郑和公园:位于滨江大道和南环路交叉口,内有郑和纪念馆,门票10元。

现代农业区:位于新港路上,内有艳阳农庄尽现农家游特色,可品尝绿色菜肴,饭后还可以在附件竹林漫步、赏花垂钓,门票10元。另有现代农业展示馆、花卉园艺展示馆和恩钿月季公园,极具有生态自然风光和艺术观赏性,门票分别为20、20、30元。

南园:位于南园东路7号,是清代以后娄东园林之首,门票20元。

张溥故居:位于新华西路8号,是一座较为完整的具有典型江南宅院特色的明代建筑,门票10元。

金仓湖公园:位于新港路和东亭路交汇口,可租车游玩其五公里的环湖自行车道,门票10元。

沙溪古镇:位于太仓市中部的沙溪镇,可领略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的风貌,门票20元。

南洋广场:位于人民南路96号,可购物、欣赏流光溢彩的夜景。

太仓港:位于太仓东部的港口经济开发区内。

 

美食推荐

太仓双凤镇上的一品羊肉美食街上荟萃了数十家羊肉馆,专营羊肉美食,其中以俞长盛羊肉馆最为名气。这家百年老店将祖传烹饪秘诀融入现代技巧,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全羊宴。另推荐红烧羊肉和羊肚汤,其口味清淡纯正、肉嫩汤鲜、不腻无膻。

太仓特产有太仓肉松、双凤爊鸡、太仓糟油为主,在太仓联华超市、沃尔玛超市均可买到。

 

住宿推荐

太仓比较高档的商务酒店有锦江国际酒店和金陵花园酒店,价位一般不低于500元。度假村中有富有苏州古典园林气息的桃园度假村、位于浏家港的农家青草湖度假村,价格在400元以上。另有颇具娄东文化的陆渡宾馆和太仓久负盛名的园林式宾馆——娄东宾馆,价格为300元左右。也有经济实惠型的鎏渊大酒店和太阳城酒店,价格在2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