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La Ruta Maya
    玛雅的前世和今生   

  2012年,玛雅人,又在思考着什么呢,是世界末日,还是又一段经世未解之谜?从墨西哥出发,到洪都拉斯,走上这条La Ruta Maya,不仅是为了寻找一段尘封多年的玛雅记忆,更重要的,我们想看看今天玛雅人真实的生活。
  古罗马帝国消失了,可是,意大利人依旧生活得浓艳凝香;玛雅王国成为了历史的符号,不过,玛雅人的日子,仍然活色生香。古玛雅文明,那些曾经一度如此接近自然的智慧,既不远离人类的本能,又似乎听到了神的语言,对于我们,是如此具有吸引力。

 

墨西哥帕伦克,玛雅的小耶稣    

  墨西哥最南端的恰帕斯州,玛雅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千年。低洼之处的帕伦克遗址,用玛雅人不曾断裂的传统文化,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这里出现过一个著名的小男孩Pakal,帕伦克的玛雅小耶稣,改变了它的发展轨迹。
  奥托罗姆河从帕伦克城市中心缓缓流过,城的中央,是著名的碑铭神庙,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洋葱,剥了一层又一层之后,露出了令人热泪盈眶的秘密。那就是Pakal的陵墓,之前,考古学家们都认为玛雅金字塔是古代印第安人各部落祭祀神明的祭坛,同具有陵墓功用的埃及金字塔是截然不同的,碑铭神庙下的Pakal陵墓。
  如今的Pakal,我们提起他时,是对一个真正的男人的敬意,在他统治下的68年时间里,帕伦克称霸一方。不过,在那幅帕伦克浅浮雕上,被母亲以一顶王冠赋予王权的Pakal,确确实实是一个只有12岁的小男孩。不过,时势造英雄,12岁的Pakal,就这样成为了帕伦克新一代的王者。而帕伦克王国,在他的统治之下也变得声名显赫,成为玛雅文明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和我们熟知的诸多玛雅文明一样,帕伦克擅长玩的也是突然消失,无边的绿色就吞噬了整个帕伦克王国。人们将帕伦克誉为“ 美洲的雅典”,从中心广场,往西往北,都是蓊蓊郁郁的丛林,一直连到了天边,而广场的东边,成千上百座,大小金字塔、宫殿、广场……对于一个玛雅国王来说,Pakal不仅是人之主,更是人与神沟通的媒介,他是如何实现与神灵沟通的?在一幅Pakal浮雕像前,我们找到了其中的一个答案,Pakal的下身有几个模糊的点,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用一种植物的硬刺刺出来的,在我们玛雅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血祭。只有让神感到满意,宇宙才能运转得井然有序,血,通过玛雅人的血,让神感到人类的诚意。”


 

墨西哥尤卡坦,拯救2012  

   奇琴伊察的名气,来源于那部鼎鼎有名的影片《2012》,电影里最后的一个场景就是发生在奇琴伊察金字塔中,然后地球和人类在世界末日时得到新拯救,——这又怎么能不让它吸引了众人目光?
  玛雅人的数字里充满了玄机,奇琴伊察里最著名的库库尔坎金字塔,塔顶高达30米,9层叠建,金字塔有了四面,那是一年四季,每个面有91级台阶,共364级台阶,加上塔顶的神殿共365级,正好是365天。每当夕阳将余辉投洒在金字塔之上,地面就会形成曲折的阴影,随着夕阳西下,阳光与金字塔的角度逐渐改变,阴影就像一条曲折游动的蛇,这是玛雅人崇拜的羽蛇神的象征——库库尔坎,就是羽蛇神的意思。
  就像希腊人热爱黄金比例,埃及人精通圆周率一样,玛雅金字塔的各种数字都暗合了他们所掌握的天文规律。还是那座库库尔坎金字塔,它的正面并非朝正北,而是北略偏东,这不是一种随心所欲——每年春分和秋分时,上面所说的“羽蛇“便会出动,春分蛇由上至下出现,仿佛从神庙中爬出来一样,秋分则由下至上出现,像是爬进去一样。危地马拉,迷失之城Tikal在危地马拉,如果要追溯古代玛雅人曾经的文化,那就得来Tikal,那是玛雅人迷失的世界。
  Tikal,这座迷失之城,为何被玛雅人遗落在了茫茫的密林深处呢?这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题,但从一组数字中,我们可以清楚无误的看到Tikal在玛雅世界里不可取代的地位:鼎盛时期的Tikal城面积超过65平方公里,居民达5万人,共有3000座以上的金字塔、祭坛、石碑等遗迹。
  Tikal莽莽森林中巍然屹立的是6座金字塔,顶端各有一座小庙,站在TamploIV的顶端,阳光穿透了热带雨林的薄雾,倾洒在远处古老庄严的金字塔上,一座面目斑驳的城市渐渐苏醒,这是一个让人甘愿迷失之地。
  在玛雅语里,Tikal,就是“声音之地”,站在广场中央的草坪上拍手,可以听到从金字塔顶端传来很强烈的回响,如此而来,神庙上的国王能听见下面广场上的众民之声,广场上的臣民亦能清楚听见国王之声。世世代代的神王都在金字塔上祭神,将分开的两个世界联系起来。金字塔上重重叠叠数不清的台阶,将神庙稳稳的托在了蓝天之下,沿着这些陡峻得令人晕眩的石阶,玛雅祭司——通常也是玛雅王,一步步进入那金字塔顶端的神庙,每一步,都仿佛离天更近,在天际之端,玛雅人笃信,他们的王能与众神沟通,获得超越世俗的力量。


 

洪都拉斯,玛雅不再的Copan    

  其实,也就是过了危地马拉边境没多久,就到了洪都拉斯Copan的地头,可Copan,更像是一个悠然的欧洲小镇,西班牙风格的小教堂,颜色浓烈的九重葛,仿佛有故事发生,可是,我们明白,已经是玛雅故事的结尾了。在我们走过的这条玛雅之路上,Copan小镇,是玛雅痕迹最淡的一个地方。
  广场上的人群,正在跳着妖娆的萨尔萨和伦巴,一对老夫妻,60多岁的年纪,老头儿依旧是帅气的牛仔打扮,老奶奶一身粉红色的连衣裙,老两口共吃着一个雪糕,老头儿一手揽着老妻,暗地里老腰也跟着扭动一下,一旁的小孙女告诉他们,有人在给你们拍照喔,老爷爷不紧不慢的给老妻喂了一口雪糕,才转过身来看着我们,道了一句:Mucho gusto。面对如此浓郁的牛仔风情,我们几乎都忘记了这里曾经也存在过一个强大的玛雅王国。
  在Copan古城里,很多大树,都扎根在神庙上,树与金字塔完全融合成一体,遒劲的树根抓着大小山丘,仔细辨认,分明是整齐的石块——这是玛雅建筑的某个部分,玛雅人从这里退让了,而大自然,对于收复失地,真是决绝。也难怪,当美国人斯蒂芬斯和加瑟伍德刚见到Copan古城时,油然而生的是一种凄凉和神秘的感觉,在茂密无边的热带雨林中,这座城市面目模糊,根本就辨认不出它的形状。
  玛雅的国王们,都有着稀奇古怪的名字,Copan,先后经历了宝蓝色鹦鹉王朝16个国王的统治,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古典玛雅城市,最著名的国王要属18只兔子国王,他将Copan带到了一个新的强盛时期,而他的儿子灰色贝壳,修建的玛雅文字梯道,是Copan古城里最熠熠生辉的一笔,它就像一本冗长的玛雅石刻圣经,长长的阶梯连同台阶两侧的护墙,满满的刻着千余组象形文字,洋洋洒洒的叙述了Copan王国的历史,这可是全美洲最长的石刻故事。故事美妙动人,只可惜,今天依旧让人读不懂,当19世纪Copan重见天日之际,人们所见到的玛雅文字梯道只是碎落一地的石块——虽然石块本身大多仍然完好无损。哪里是开头,哪里是结束?Copan,还是一个千头万绪的谜团。
  确实,今天的Copan生活里,玛雅或许只存在于记忆之中,最鲜活的玛雅痕迹,当属那些宝蓝色鹦鹉,Copan古城的入口,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就是那几十只宝蓝色大红色的金刚鹦鹉,在门口的树林里,低飞浅吟,打盹理毛,缤纷的羽毛,在空中细细碎碎的落下,这一刻,才恍惚有了回到宝蓝色鹦鹉的玛雅时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