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颂歌,雷克雅未克之行
经过半个地球的飞行,终于在晚上十点多到达了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欢迎我们的是明亮的天空,7月的冰岛正值极昼,北极圈穿岛而过,也让夏季的天空没有了黑夜。睡眼惺忪的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正在前往的雷克雅未克是地球上最靠北的首都,只记得沿途那荒凉的灰色旷野,覆盖着厚厚的苔藓,没有尽头。
繁华与喧嚣,似乎是各国首都的一个标签,然而在世界最北首都—雷克雅未克,你会有不同的感受。说是占冰岛总人口的一半,算上附近的卫星城,雷克雅未克也不过只有16.8万居民,因此即使在市中心,也不会感觉出拥挤。城市不大,三十年前才建设成现在的规模,算是欧洲城市中的后起之秀了,但像其它欧洲城市一样,各种设施齐全。老城中心,广场,旧议会楼,教堂,一切都和最初建都时一样(1944年冰岛共和国成立)。四周的建筑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历史风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自然而流畅,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建筑外观上历史的渐近过程得到清晰的体现,而不是像我们一直在拆掉历史,拆掉文化。
雷克雅未克的小清新哲学
俯瞰整座城市,一座灰白色高大尖顶的建筑非常显眼,在大片的北欧风格小楼中绝对鹤立鸡群,这就是雷克雅未克大教堂。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大教堂,它的全名应该叫哈尔格林姆斯教堂,以冰岛著名文学家哈尔格林姆斯的名字命名,纪念他对冰岛文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堂的外形设计在当时可谓新颖,从正面看,整个建筑的造型竟然是航天飞机形状,从塔尖向两翼展开两个翅膀,又像是冰岛的冰川,透着一种雄劲和阳刚,而那些管风琴结构其实是火山熔岩的柱状节理。内部设计同样简洁,主厅3000多平米,可容纳1200人,主塔高72米,有电梯直达顶楼可以俯瞰首都全貌。
教堂前的雕像是“冰岛之子”— 冰岛独立之父雷弗尔·西格松,先有雕像后有教堂,而且非本地产,19 30年美国为纪念冰岛建国100
0周年而赠送的礼物,西方国家互送周年纪念物时看来很喜欢用雕像(比如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就是法国人送的)。顺便说一下冰岛人的名字,也很有意思,男士大多都叫什么什么松,意思是某某人之子,而女士多叫什么什么多蒂尔,意思是某某人之女。比如我们的导游叫ElinAgnarsdottir,就是说她是一个名字叫Agnar的人的女儿,倒是很清楚明了。据说冰岛有九大姓氏,这些姓氏皆以父名(注意是名,不是姓)为前缀,在父名之后加儿子(son)或女儿(dottir),即以某人之子为姓,如父名Jon,子姓Jonsson,女姓Jonsdottir(中间的s是属于之意),以冰岛只有三十多万人,可说是九姓同居(小岛)的大家族。冰岛女人婚后不随夫姓,因此会出现一家人姓氏皆不同的现象,这在西方社会也是非常罕见的。
市中心的小广场上,有几个自行车旅行者正围着两根石柱听向导的讲解,当年挪威探险家乘船在浩翰的北大西洋洋面上飘流,隐约看到海面上出现一块陆地。出于对上帝的信仰和挪威的传统习惯,他将自己从挪威带来的几根圣木朝陆地方向抛进海里,圣木漂浮到的地方,便是上帝安排他定居的地方。带着这种信念登陆后,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最后才在这个陆地的西南角找到了他抛出的圣木,这里便是冰岛最初的人类聚居地,也是维京人开拓格陵兰岛的基地。如今冰岛人已经把一个荒芜的火山岛打造成人类的乐园,从雷克雅未克城市的建设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自然充满敬意。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北极圈里的生活依旧远离欲望和贪婪,冰岛人享受着简单的快乐与幸福。
火山下的神奇温泉大棚世界
我轻轻地嘬了一口番茄汤,味道十分浓郁,对面坐着温泉大棚的主人克努特.阿尔曼,听他讲述17年前,这位农学院的毕业生和妻子海伦娜如何在地热丰富的地区买下一块土地,建起了温泉地热大棚,种植西红柿。如今,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家像样的农场和马场,还养育了五个可爱的孩子,火山下的冰岛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
细雨中,我走进了克努特.阿尔曼,一位冰岛农场主经营的Fridheimar
Farm,这座典型的冰岛式温泉大棚位于首都雷克雅未克95公里外的一处小镇中。克努特是一位典型的冰岛男人,沉默寡言,不过当有外国客人来参观时,他还是很热情地讲解着温泉大棚的工作原理。Fridheimar温泉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还有少量黄瓜等,年产300吨,主要供应首都市场,据说冰岛这样的温泉大棚里出产的西红柿、黄瓜产量可满足国内70%的消费。
17年前,农学院毕业的克努特和妻子Helena从首都搬到过来,凭借二人的辛勤劳动,建起了这座蔬菜大棚,现在农场有八个工人。当我问起关于前几年的金融危机对于农场影响时,出乎意料,他告诉我,由于受到2008-200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冰岛人更倾向于购买冰岛货,反而帮助了本地农产品的销路,对于克努特一家来说也不完全是件坏事。现在冰岛像这样的温泉大棚蔬菜种植商有一百多家,由于温室种植业的发展,使荒凉的冰岛也能做到夏季主要蔬菜自给有余,
但粮食和水果基本还要依靠进口,不过听说由于气候变暖,沿海一些地区已经可以种植小麦了。
到了冬天,因为是极夜,外面又寒冷,附近的冰岛人也喜欢来这个温暖的大棚聚会,一边聊天,一边喝上一杯暖暖的番茄汤,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副很温馨的画面,那是冰岛人在长达数月的寒夜中的社交生活场景。当我问起克努特,孩子们是否愿意继续他的事业时,像大多数西方人一样,他表示最重要的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在接受良好教育的前提下,决定是否像父母一样生活。
又一批游客进来参观,看着克努特的妻子和孩子们忙活着,这幸福的一家人似乎是冰岛人的一个缩影。恶劣的自然条件,前几年的经济危机,甚至去年那场举世震惊的火山爆发,都没有严重影响冰岛人的生活,或者准确地说,影响冰岛人的快乐,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与大自然的相处之道。冰岛人在“月球土”上建起温室大棚种蔬菜,把地热能变成电能,幽默的冰岛人甚至会把帽子做成火山状,用火山石打制成款式特别的项链,他们从火山中升华出火山文化,提炼出火山科学,所有这些都显示冰岛人变革自然的本领。
|